返回 分享

欧盟六价铬禁令全面实施

2020-07-13 10:36:21

2015年5月1日,欧盟全面实施六价铬法规,受影响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鞋类、服装、帽子、手腕带和玩具。该法规规定,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皮革制品中,六价铬(VI)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3毫克,对于包含皮革部件的产品,其与人体接触部分的皮革部件中六价铬(VI)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3毫克,超过该限量标准要求的产品,禁止投放市场。但对于2015年5月1日前已经在终端消费者手中的二手产品,则不受该法规的制约。

在制革工艺中,鞣制可以使皮革更柔软、更舒适。研究表明,在皮革糅制工艺中,需要添加三价铬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皮革中的胶原蛋白发生交联反应,增加了皮革的尺寸稳定性、抗机械性能和耐热性,但是皮革中的三价铬化合物很容易氧化生成六价铬化合物。六价铬的产生主要与工艺技术有关,欧洲一些国家的皮革制造商(如意大利、西班牙)在铬处理方面做得比较好,虽然他们也会用到含铬的鞣剂,但在具体的工艺操作上控制得比较好,六价铬的含量几乎不可见。而这个技术问题在中国却普遍存在,中国的传统革鞣工艺控制过程中,忽视工艺参数实施的细节,如液量过大、提碱终点pH值偏低、生产时间不足、蓝皮出鼓不水洗、不静置陈化、后续加工过程脱铬剂的使用、机械作用产生的高热能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

欧盟是我国皮革制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欧盟出台的六价铬禁令,将对我国输欧皮革制品带来巨大的影响,由于目前关于皮革鞣制工艺和替代产品研究远未达到欧盟六价铬法规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与企业联手,加快技术研发步伐,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工作,努力将应对成本降到最低。

一是积极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建设。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搭台,在不同行业聚集区分别设立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集中资金、人力和信息优势,组织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评议工作,研究破解法则,为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技贸措施提供技术指导,提升我国企业应对国外技贸措施的能力和整体水平。

二是加快皮革鞣制工艺和六价铬替代技术研究。企业应主动联系科研院所,开展皮革鞣制工艺开发研究,优化皮革鞣制过程的液量、提碱终点pH值、生产时间、静置陈化、后续加工过程脱铬剂的使用、机械作用产生的高热能等因素,努力控制皮革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六价铬。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六价铬替代技术研究,如采用植物鞣技术等,彻底消除六价铬带来的贸易风险。

三是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树立绿色生产的理念。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控制产品的质量。加强对采购原材料中的六价铬含量检测,加强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以及半成品和成品储存条件的控制,增加制成品中六价铬含量的检测,有效防范三价铬转化为六价铬,以确保输欧盟产品的质量。


阅读原文